橋是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連接此路通彼路,連接此山到彼山,連接此岸到彼岸,讓路變得更平、更直、更方便。我記憶中的橋,與現(xiàn)代橋相比算是原始的、簡陋的,但“她們”永遠活在我的記憶里。
我住在山里,小時候很難見到真正的橋,我們村的橋都是石礅排放在河里,也稱石步橋。村中出山的路上有幾座石步橋,長年累月經(jīng)人踩踏,石礅上有明顯的光溜溜的窩凼,像少林寺武僧練功場上的地坪一樣被踩出坑。生活在山里人傳承著鄉(xiāng)土文化,繁衍生息,一代接著一代從石步橋上走過,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石礅底部淺淺地陷在泥沙里,像用水泥沙漿焊著一樣。過石步橋要掌握好節(jié)奏,控制好步距,趁勢帶著勁走。如果步距過大,腳就不易著力,腿使不上勁,人也不舒服。如果過橋速度太快,步距小,就容易跌落水中。特別是挑重?fù)?dān)子時更要注意,弄不好兩腳前后踩在兩個石礅上,重心壓在肩頭,讓你前進不得,后退不能,非得有人幫忙解圍不可。石步橋雖原始、簡陋,但她是我最早認(rèn)識的橋,最早走過的橋。
記憶中,真正見到橋是在68年8歲時,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去姥姥家。姥姥住在信陽市三里店,到她家必過浉河老大橋。過橋后上一小坡,約走300米就到。那時浉河老大橋用黑色枕木架設(shè),兩邊沒有欄桿,可以走車。有天下午,我和妹妹一起去看橋,妹妹走丟了,媽媽急得淚流滿面,心如刀絞。晚上,表舅拿著銅盆,一邊敲一邊高聲吆喝,大街小巷里尋找,很幸運當(dāng)晚找著了。媽媽找到妹妹時,她正睡在好心人家的床上,眼角噙著淚花。兩年后,媽媽病逝離開了我。很遺憾,我沒有記住他們的名字,再也沒去他們家看望過。40多年過去了,不知二老是否健在,讓我默默祝福他們好人一生平安?,F(xiàn)在想來都是“橋”惹的禍。
我的初中時光是在30里外的三道河公社中學(xué)度過,上學(xué)的路上有幾條小河,河中沒有橋。因有拉著標(biāo)注“中糧”麻袋的車從此經(jīng)過,故河上有矮矮的、短短的水泥壩。壩中有一方洞,洞中有流水。學(xué)校旁是三條河流匯聚后的主河,水泥大壩橫跨兩岸。壩中有3個泄洪孔,中間一孔底部與河床基本持平,壩兩頭各有一小孔在壩坡中間位置,山洪暴發(fā)時洪水仍會越壩而瀉,發(fā)出咆哮聲。后來重建的大壩比以前更寬、更牢,中間的泄洪孔比以前更長、更高,大壩兩頭沒有小孔。仔細看,還能尋到原始大壩的一些影子。
高中,我在區(qū)公所所在地讀書。上學(xué)必過一條大河,河上無橋,平時水量不大,流水長年不斷,每到冬天當(dāng)?shù)厣a(chǎn)隊會派人架起臨時小橋。架橋人從河兩邊向中間做沙埂,將水引向一處,盡量縮小水面寬度。沙埂做好后,用草繩將幾根樹桿并排綁在一起,或用抓釘釘在一起,兩頭平放在沙埂上當(dāng)橋板,河水從樹桿下流過。橋雖簡陋,但解決了大問題,不然我們還要在凜冽如刀的寒風(fēng)中趟著刺骨的水過河,真誠地謝謝那些架橋的人。父親常講:“緊走石步慢過橋”,意思是石步橋要趁勢一氣呵成過,小木橋要慢慢過。遇到擔(dān)柴、挑米去學(xué)校過橋時,踩在樹桿上,小木橋易晃動,讓人心驚膽戰(zhàn),腿止不住地發(fā)抖。只有親身體驗過,才能真正懂得“慢過橋”的真諦。小橋的壽命很短,冬過春暖就拆了,但她給我留下永恒的記憶。
高中時,為了交學(xué)費和勤工儉學(xué)的錢,有時會跟大人一起到洋河街賣柴換錢。學(xué)生們下午五點左右挑著木柴提前出發(fā),大人收工后挑著木柴趕上來。去洋河街的路上有兩座石橋,一座叫劉棚橋,一座叫五孔橋。那高高的石砌橋墩,長長的石條鋪面,潺潺的河中流水,與橋邊的人家,灣中的竹林,在夕陽和炊煙之下風(fēng)景如畫。聽父親說,這條路過去是官道,石橋年份很早。想像著那些朝廷命官鳴鑼開道從橋上走過,是何等的威風(fēng)、榮耀。五孔橋離街不遠,過橋走兩里,拐彎就到洋河街了。我們在拐彎處等大人來后一起把木柴賣給一家食堂。走進食堂,那炸油條、炸糖糕的芝麻油香撲鼻而來,饞得我口舌生津,嘴里清水直淌。木柴過稱稱,松柴1分錢1斤,雜柴8厘1斤。我的一擔(dān)柴僅賣3—4角錢,在我的記憶里一次也沒舍得買根油條吃。賣完柴,連夜趕回家?;丶业勾簿退m沒吃晚飯,沒洗腳,但睡得很熟、很香,仿佛在夢中吃著香噴噴的油條一樣。第二天,接過帶著父親體溫的賣柴錢,高高興興地上學(xué)去了。
高中畢業(yè)后,到外地上學(xué)欣賞到更多的橋。橋讓天塹變通途,讓滔滔江水腳下流,讓高山牽手,為人類造福。寫作文時,有人把知識喻為通向智慧之橋,把文字喻為文化交流傳承之橋,把感情溝通喻為友誼之橋,把道德信仰喻為連接靈魂之橋。這些“橋”別有一番寓意。
工作后,到過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上海楊浦大橋……這些橋雄偉、壯觀、美麗,被載入史冊。無論是有形的橋,還是無形的橋,永遠替代不了我記憶中的橋。
(編輯:作家網(wǎng))
上一篇: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下一篇: 遠去的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