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父母,回家就有了內(nèi)涵。對于一個常年不在父母身邊工作生活的人來說,春節(jié)回家,不僅是一份責(zé)任,更是一份心靈的慰藉。
有一年,春節(jié)前夕。我攜妻帶子像往年一樣,從城市返回鄉(xiāng)村,和家中的父母團聚、歡度新年。
那天清晨,我早早起床,叫醒熟睡的兒子,告訴他,今天我們要去鄉(xiāng)下爹爹奶奶家過年了!兒子非常高興,一咕嚕起身坐起來。妻給兒子換上了一套嶄新的過年衣服。早飯后,天色突然變得灰暗,霧靄沉沉。妻子開始收拾行李,把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之前采購的年貨再仔細(xì)檢查一遍,逐次放進包里。她還特地向包底悄悄塞進幾顆“大白兔”奶糖,這是兒子的最愛,關(guān)鍵時候拿出來,可以對付這個不聽話的小家伙。我叫妻和兒子把我們小家的春聯(lián)貼上,我則拿起掃帚和抹布將門外樓道里的灰塵清理一遍,這幾乎成了我每年春節(jié)臨行前的必修課。清掃樓梯,擦拭扶欄,使我油然想起年青時在家過年的情景。幾乎每個大年三十的下午,我總要與父親一道拿起粗大的掃帚、鐵鍬和籮筐,把家中偌大的庭院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整潔光亮。自從離開家鄉(xiāng)外出工作以后,多年來,與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越來越少,每次回家,也總是來去匆匆。家,成了旅途中的驛站,心靈孤寂時的港灣。然而,家又像一塊巨大的磁鐵,無論我走在哪里,那漂泊流浪的心緒總會被牢牢牽引。春節(jié),有父母的期盼,是應(yīng)該回家團聚的日子!
我們一家三口走出家門,天空竟然飄起了綿綿細(xì)雨。好在立春節(jié)氣已過,這雨落在身上,也并不惱人,細(xì)細(xì)體味,我仿佛嗅到了一陣陣溫暖、芬芳的氣息。
小區(qū)外馬路上,各式車輛川流不息,人們行色匆匆。這時,雨卻越下越大。妻和兒子躲在路邊小店的走廊里一邊避雨,一邊看管著行李。我站在馬路邊不停地招手?jǐn)r車,卻不見一輛出租車有空閑。我的頭發(fā)和衣裳即將被雨水淋濕,面臨落湯雞一般的難堪。焦急、煩躁、埋怨之情頓時涌向心頭,回家的興奮與喜悅竟被攪得一團糟糕。正在這時,一輛馬自達(dá)三輪車駛停在路邊,我急忙上前詢問。去車站的票價漲了一元,與出租車同價。我來不及多想,趕緊招呼妻兒上車。
到了車站,我們順利地坐上了回家的班車。行色匆匆的旅客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這里,再轉(zhuǎn)乘大巴返回各自的家鄉(xiāng)。常常有人遇到自己的同鄉(xiāng),從那親切而熟悉的鄉(xiāng)音里,能聽出他們剛剛來自不同的城市。透過一張張喜悅的笑臉,不用問,他們是滿載一年的收獲回家過年來了。車廂里人們有說有笑,充滿了溫馨與祥和。一會兒,乘客滿了。汽車緩緩啟動,迎著春雨,朝著家鄉(xiāng)的方向駛?cè)?。車廂?nèi)漸漸安靜下來,汽車開始駛離喧囂的城市,在熟悉的城郊公路上奔馳。雨水隨風(fēng)撞擊車窗玻璃,瞬間碎成晶瑩閃亮的水花,又濺落在烏黑的柏油路面上,與飛轉(zhuǎn)的車輪合奏出歡快躍動的舞曲。我的思緒隨著窗外一幕幕流動的風(fēng)景,在靜默冥想中飄蕩、飛翔。我想起了家鄉(xiāng)的山丘、田野、溪流、村莊,想起了父親霜染的鬢發(fā),還有母親默默無聞、不知疲倦的身影。我仿佛看見了他們正站在家門前眺望,又仿佛聽到了他們隱隱約約的呼喚……
汽車?yán)@過兩座山,再穿過一片樹林和田野,家,就漸漸近了。我的心情異常平靜,一切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