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丹江好似玉帶飄逸,又像天河飄落大地。
丹江從莽莽秦嶺深處發(fā)源,流經隕縣、河南淅川、丹江口,懷著對大山的眷戀一路納山泉,沿途匯溪水,千回百轉,順流而下,匯聚到漢江與其支流丹江交匯口的下游八百米處,被橫跨東西大壩攔截形成水位百多米和水面達七百平方公里,可謂是地造天成的高峽平湖,堪稱亞洲的美麗的丹江口水庫,你是大山深處晶瑩通透的慧眼,柔潤富有靈性,我在夢里追尋;神奇的丹江口水利工程,你是巧奪天工的山水畫廊,飄落的銀河,我在記憶中銘心;可愛的丹江口水系,你是中華民族不絕的本源,養(yǎng)育滋潤生命,延續(xù)我們共同的希望!
仰慕已久,終于成行。仲夏之初我們結伴,經歷五個多小時顛簸來到丹口水庫壩底,由壩內進入電梯垂直攀升一百多米來到頂部,站在丹江大壩俯瞰壩外,只見江畔青綠寬廣綿長,兩岸樓房鱗次櫛比;放眼壩內,但見江水碧波千頃,風平浪靜,山清水秀??罩懈╊?,山水相連,是一座碧綠透亮的內陸湖;美麗如畫,恰似一處人間杰頂天水池。
這個1958年動工,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壩下閘蓄水后形成,橫跨鄂、豫兩省,由漢江庫區(qū)和丹江庫區(qū)組成,水域面積將達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達290.5億立方米。它承載著人定勝天的歷史滄桑,厚重了荊楚唯美風骨重彩,映襯那只要肯登攀的科技之光。
說它是人造的“亞洲天池”,它恬靜的存在于時光空間深處,積蓄無窮能量于大山懷抱之中。富有生命的靈性,落入凡塵,遠離喧囂,平淡、靜默、環(huán)顧層層疊疊的大山;靜水深流,與世無爭,衍生、匯聚、流動幸福的源泉,滋潤一方沃土使山野靈秀。由于其水質優(yōu)良連續(xù)25年穩(wěn)定在國家二類標準以上,擔負著南水北調水利功能,2014年秋后他將穿越萬里山河,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沿線地區(qū)的20多座城市,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規(guī)劃每年調水量將達130億立方米,將有效緩解中國北方的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宛如一條新的母親河,博大流淌的血脈,綿綿不舍的情懷,暗藏無窮無盡的能量養(yǎng)分,世世代代維系著人間生命活力。
講它像如來佛的“闊大胸襟”,是因為它浩浩淼淼淡定包容大愛,守望、呵護世間文明,巨大身軀里溶合縷縷柔情,和諧著人與自然的同步;造化滄桑渺沒了憂傷,積蓄、平衡、孕育人文活力,詩化出中華夢的美麗。丹江口大壩建設歷經艱辛聚集中國人的骨氣,傾注一代一代人的激情追求,凝聚多少優(yōu)秀兒女的智慧和辛勞血汗。橫掛東西江丹江口大壩高為162米,混凝土壩高97米,總長2494米,其中混凝土壩長1141米,形成了丹江口水力發(fā)電廠、升船機和兩個灌溉引水渠渠增加庫容。水面寬闊、山水倒影;庫叉交錯,岸線無邊。大自然賦予鮮艷的顏色,時代造就出鮮活生機,山水聚集那鮮靈風情,使水庫防洪蓄水、發(fā)電灌溉、航運養(yǎng)殖、休養(yǎng)生息和旅游觀光等綜合效益全方位得以彰顯。
確實,水庫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群山環(huán)繞之中,看那天、水、地由連綿的群山連接著,絲絲相扣;也像構筑在鄂西北綿綿起伏山巒的神池,水線與青山輕吻,裸石與山地相連。更象繪畫大師一氣呵成濃濃的彩色作品,湖波如鏡,天水一色,相映成趣。
這里的湖面隨山水變化,時而狹窄曲曲彎彎,時而寬闊平靜出奇,站在電頻船的船頭上默默的欣賞,輕輕的呼吸,深怕一點瑕疵攪動這里平靜和青純。這里的湖水是那樣清澈幽藍,深隧不可測,波光粼粼如絲飄逸,水源來自雨水、雪水、地下或山地河流等,明凈通透,水體在流動溶入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我們被它所迷醉,干脆直接用桶舀水大口大口的喝個痛快,那清醇甘甜沁人心脾。游艇隨風蕩漾在綠波之上,人繞水轉,山隨人移。抬頭望見不遠處的山坡上就是農夫山泉加工廠,真是上天賜惠的黃金水體。
游船進入水庫的雁口一帶,幾十里狹長的江面如同游龍,這就是人稱丹江云嶺峽、太白峽、雁口峽的“小三峽”,兩岸奇峰對峙,陡壁如峭,野藤倒掛,松竹俊俏,山環(huán)水拍。站在游船上我們仿佛如臨仙境神游,似乎也在在水上漫步、畫中游淌,身臨其境心曠神怡,樂趣無窮。
欣賞沿途美景聽著淳樸民歌,穿過狹長河道,游船駛入寬曠望不到邊的水域,眼前一亮,這就是人稱叫絕的水清,山綠,艇快,石怪“小太平洋”。抬頭四望,天水煙波浩渺,遠山近島重疊,湖鷗白鷺翱翔,水美魚肥翻躍,漁船竟發(fā)穿梭,游客踏石探奇,無不叫人拍手稱奇。
勤勞智慧當?shù)厝?,以“水”為脈,以“山”為骨,以“文”為魂,豐厚的歷史文化背景,集成了溫柔淳厚民間文化;仿古修建雕琢亭榭摟閣,成就了人文、自然、生態(tài)、民俗旅游黃金圈。據(jù)介紹,蓄水后這里百喜島成為半島和孤島,原有的石林已沉入湖底,就像海龍王的手下靜靜守候在水中;山地種植的株桃、杏子、柑橘、石榴等果樹,吸引游人,四季呵護果農。見物仰古,觸景生情。不僅隨處可以品鑒屈原、王維、李白、杜甫、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歷代文人騷客神游絕倫的墨跡;而且還能幻化歷史名人舉杯邀月情景,或喜、或悲、或樂,亦嘆、亦呤、亦歌。那“煙銷萬峰出,水落兩川通。花柳知仙令,桑麻見古風。依稀看故里,喜動酒杯中”詩句仿佛盈盈于耳,亦真亦幻,別有風情。
行程是那樣愜意,每到一處景致叫人留戀往返。當我們還沉醉在欣賞水美山秀,品讀山水大愛內涵;回味古韻今風文化底蘊,咀嚼天地人文精神厚重,游興正濃之時天公不作美,一陣陣夏雨催促早早回程。那雨滴漂灑在身上給人清涼解熱,似乎在為我們洗塵,潮濕了思緒;淅瀝淅瀝朦朧雨幕,拉開了丹江坦坦蕩蕩情懷,瀟瀟灑灑撞擊著塵俗。。。。
鐘情山水、追逐山水、游歷山水,讓人體味到大山的厚重和偉岸,益氣提神,有助歷練人生擔當沉穩(wěn)的性格;使人感受到水的柔美和坦蕩,清凈靈魂,開闊人的胸懷飄逸包容大愛。
丹江口水庫啊,你是兩岸“河身如帶勢環(huán)彎,一線中流兩岸山”的歷史厚重的迷人畫卷,你也是“湯湯乎納萬物,浩浩乎吞日月”現(xiàn)代文明升華的生命天池,你更是一首“碧波萬頃游人織,青山不老竟風流”傳遞正能量的人與自然和諧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