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一言不發(fā)
陳曄
前幾天,遇到國內(nèi)一所大學任教的某教授,聽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其中,有一句話我記住:寫文章和做人要有格次。
去年,有幸在張家口精準扶貧,我的一位學問兄提到某件事情時也說了句:做人做事應該有格局。
一年多來,兩次聽到關于格的詞語,就很在意,一直在心中琢磨,究竟是什么稱謂格局和格次。新近,越琢磨越覺得受益。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也用上了。夜里,更有用心者為了一個詞語百般琢磨,問我什么是格次。我沒有查我那本比較老、翻得散架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也沒有打開百度搜索,估計老版本的詞典里也找不到合適的解釋,網(wǎng)絡搜的解釋不一定符合。兩位學問家做學問多年,在一定的語境下使用這兩個詞肯定有其深意。我覺得某些方面我們是心有靈犀的,我給了朋友一個解釋。在這個思想多變的時代,不斷有一些詞匯冒出,而且有的根本想不到,在新的時代又有了新的意義。比如格局,什么樣的人叫有格局?是地位,是權(quán)力,是文憑,還是能力?有地位,有職務,有錢,有文憑,心胸狹小,沒有大局,自私自利,一心為己,不叫有格局。有格局者必定大氣、胸懷、仁義、愛人,且能包容、豁達,絕非小肚雞腸者可以冠之;格次更別說了,依據(jù)當時的情形,臺下坐的是全是學者型的人,先生的話有所指,寫文章和做人都要上得檔次,要有品格和層次,那是對大家提要求,樹立標準呢。層次自然分上中下、高中低,品格自然有好壞,品德有高低。一個格、兩個格、三個格自然是有“說法”的,是有分野的。格到了“地平線”之下,格是負的,一旦做人、能力成了負數(shù),還會有格次嗎?還會有信義和人氣嗎?
學高為善,學高為標,學高為師,學高受人仰之!做人、做學問、干事情就得從善如流,實干真干,一心一意、一言不發(fā)去投入執(zhí)行。整日多言多語,把時間和精力全浪費在說教上了,自然不會有質(zhì)量和效果,自然遠離了格次。時代需要實干家,需要勤懇不善言者躬耕于事。一言不發(fā)的人在當今已經(jīng)去除浮躁心如止水,其實井深似海,深不可測,上有高度,下有深度。絕非都是木訥和傻子!
聽了學問家的解釋,我變得一言不發(fā)。不管對于學問,對于一些事情豁然明白和看透,猛然想起鄭板橋先生的“難得糊涂”。當你遇到無法解釋或者說不清的事情時,不妨一言不發(fā)、“糊涂一些”,不妨“裝聾作啞”,不妨“笑傲”一下“江湖”! 一言不發(fā),不是沒有想法,不是不想說,而是不到時候,關鍵是和誰說?和有格次的人說還可以,與那些沒有格次的如對牛彈琴,浪費些唾沫,不如不說,還降低自己的層次;沉默是金,一言不發(fā)做個“金子”多好!讓其自己琢磨去吧,越琢磨越有味道和韻味,這一點也可以學習魯迅先生,也可以看看莊子,這些古今學問大家都有答案。
世間的一些道理,莫過于平和、清淡。靜水之下,水流涌動;火山爆發(fā),哪一個不是積蓄多年的聚變?一言不發(fā)是新環(huán)境新形勢下生活教給我們的新的生存智慧,乃一種生活和人生的新境界;一言不發(fā)更是學養(yǎng)至深的表現(xiàn),是靜態(tài)的“動”,是更具內(nèi)力的發(fā);真“發(fā)”的時候,就是火山的爆發(fā),或者一發(fā)不可收拾;一言不發(fā),不言之中勝過萬言,更顯得有格次和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我們干工作要擼起袖子加油干,也要用繡花針搞精準扶貧。擼起袖子加油干和繡花針精神就是一種工作的態(tài)度、格局和格次,有了這種雷厲風行大刀闊斧的實干作風和一言不發(fā)的執(zhí)行力,想沒有業(yè)績想干不好都不可能呀!
2017年5月3日
陳曄:石家莊市裕翔街167號051431
電話:13731159639
作者簡介陳曄,筆名草莓樹。作家。出版多部個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