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握我的2013年
時光落過我挽留的雙眸,清澈而透明;歲月穿透人間渺茫的煙雨,滄桑而決絕。2013,跳罷最后一支舞曲后,悄然落下了帷幕。站在歲末邊緣凝眸回望,往事如一粒粒細沙,從指尖間輕輕地滑落,以一種安靜的姿態(tài)沉入淺淺的流年。
----題記
(一)最糾結的事兒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歲月如歌人如詩,深情如詞愛如曲。深深淺淺的年輪里,那些蜿蜒崎嶇的人生之路,是我們用人生的筆在時光中刻下的難以磨滅的記憶。
文學道路上有了新的進步:
政治思想上有了新的跨越:2011年10月,在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在局領導的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我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正式成為中共黨員。
文秘工作上有了質(zhì)的提升:經(jīng)過前輩李主任的精心教導,我的公文寫作,開始逐漸被局領導肯定,并多次給予表揚。在搞好公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內(nèi)外宣力度,與上級主管部門和媒體建立了良好的往來關系及個人感情,連續(xù)四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信息工作標兵、優(yōu)秀信息工作者稱號。先后在國家、省、市、縣媒體發(fā)表新聞稿件430余篇,其中,《遷西縣國土資源局創(chuàng)新機制,積極為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創(chuàng)優(yōu)環(huán)境》入選《新時期經(jīng)濟發(fā)展與國土資源管理創(chuàng)新》(人民日報出版社);《勤廉為政,灤水河畔譜新篇》新聞稿件,被中宣部《中國企業(yè)黨建》報刊發(fā)后,《中國黨建網(wǎng)》、《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wǎng)》同時編發(fā);《遷西縣國土資源局六項舉措,積極服務新農(nóng)村建設》在黑龍江省刊《新農(nóng)村》刊發(fā)后,又被某學術團體評為特等獎。
交際視野上有了新拓展:在國土工作五年期間,有幸結識了《中國礦業(yè)報》副總編趙臘平,《中國國土資源報》高級編輯李約翰,《河北日報》高級編輯儲瑞耕、新聞部采編中心主任白志宏、新聞攝影部副主任徐鐵標等老師;有幸結識并建立了深厚情感的全省國土資源系統(tǒng)文秘同行好友。 在一起學習的交流中,有幸飽覽了無錫黿頭渚、寒山寺、周莊、同里等江南風光,上海都市夜景以及山西紅豆峽等奇山逸景,有幸平生第一次感受了坐上飛機的滋味。
一路磕磕絆絆走來的五年,有著成功的喜悅,也有著失落的苦悶。臨時工,猶如雨后飄零的浮萍,總是缺乏固定根基的。
(二)最心安的事兒
2013年,家庭生活中最心安的事兒,莫過于老家危房翻建了。
老家的房屋始建于1967年,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房屋是黃米草壓蓋的房頂,黃土加石塊壘砌的墻體,老式的小方格窗戶,沒有水膠隔縫的木門,黃土夯實的坑坑洼洼的屋內(nèi)地面。1990年,父母憑靠省吃儉用,在另一處又建起了一座新宅。按照農(nóng)村傳統(tǒng)風俗,娶新媳婦都要房屋的,父母考慮我們在外工作,兄弟結婚后便給了他們,自己又獨自搬到當時分家給我的那棟老宅子里。隨著年久,老房是年年漏雨,墻體多處出現(xiàn)了裂縫,每到雨季來臨,外面下著大雨,屋內(nèi)就下著小雨,真真正正地成了危房。
過春節(jié)回家時,父母說他們干了一輩子,連新房都沒住過呢,不如趁著他們還能操持,今年把分給我老房翻建了,當時我沒有表態(tài)。農(nóng)歷三月初二,我再次回家時他們又提及此事,心想:他們操勞一生了,的確也是對不起他們,要他們來縣城居住,他們說住的不習慣,再者說我們居住環(huán)境也很緊張,一直不肯來。為了滿足他們的心愿,雖說我經(jīng)濟條件不好,但還是一咬牙建就建吧。
在接下來的拆房、建房等一系列的工建中,可能是父母年邁體力不支,有些時候對某些小問題發(fā)牢騷、耍一點小脾氣或者爭吵,但還是在老家盯辦建下來(我只不過是出資金,偶爾回家?guī)蛶兔Χ眩Zs到中秋前,尚能趕得上農(nóng)村時尚的新房,總算在父母晝夜操勞中竣工了。搬家的時候,我把母親舍不得她那些老物件----她們結婚時的實木板柜和梳洗用的大鏡子,特意安放在廂房的一個固定屋子里,以便母親隨時看看或者翻找她的心愛之物。
前些日子回家,看到他們老兩口住在新房里蠻開心的樣子,心里才有些許慰藉,真心為他們能度過一個開心幸福的晚年生活而祝福。
(三)最幸福的事兒
人最幸福的,并不是終于得到了一束花,而是永遠被花包圍著。人最富有的,并不是擁有一座金山,而是擁有一座金山買不到的東西。 把心放平,把心放輕,才會活的坦然,活的舒暢,活的快樂,活的安靜,活的真實,活的自然。有一個好的心境,風才會把清涼吹進你心里,奏響樹枝上的無弦琴。要說2013年最令我感到最幸福的事兒,莫過于我的一雙兒女。
經(jīng)過十二年寒窗苦讀,女兒終于在
提及到讀小學六年級、即將十三歲的兒子,這一年來身體長的很快,身高都快和我不相上下了。我想,他將來不會因身高的問題找不到女朋友,而讓我們老兩口犯難了,那是后話,現(xiàn)在暫時就不操那閑心了,呵呵。目前,他除了貪玩之外,學習上還算可以。在前不久的學考中,除英語中等水平外,語文、數(shù)學都在年級前列的。工作之余,我總是盡量找機會和兒子多接觸、多交流,即使工作上有諸多不順心,在他面前總是能心平氣和的和他交流生活或者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偶爾還開個玩笑或者幽默一下。老婆經(jīng)常說我們是“老的沒老的樣,小的沒小的樣”。
(四)最悲痛的事兒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東西或者事情,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淡忘的。2013年,最令我悲痛的事兒,應該是三妗子病逝了。
聽說三妗子患肝癌病重的消息,大概是11月初,那時她已從市醫(yī)院轉到縣醫(yī)院了。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我天天去醫(yī)院守護著她,四五天之后,她終于沒有戰(zhàn)勝病魔,撒手西去了。三妗子雖然走了,可她留給我太多的難忘。
記得在縣城上初中的時候,學校離舅舅家不過百步之遙。上學第一個周末來到舅舅家,舅舅得知我一周用了七角九分錢和一斤二兩糧票生活費后,三妗子就趕忙催促舅舅騎車去市場買點豬肉給我改善一下生活,中午,吃著那噴香的燉肉和米飯,真感覺和過年似的---美!三妗子對舅舅說:“大姐、大姐夫不在孩子身邊,咱們就是孩子的父母,不能讓孩子有半點差錯的......”
接下來,每周隔三差五,三妗子總是讓正在上小學的表弟到學校找我,要我去舅舅家吃飯。那年冬天,三妗子說學校冷,硬是要我搬到她家去住。在舅舅家住的那段時間里,不管我每天上完晚自習回去多晚,他們總是把爐子燒的旺旺的,等我回去之后才睡去。
令我記憶最深的是一次感冒,晚上躺在床山,我渾身發(fā)冷,頭痛的厲害。三妗子找藥給我吃了之后,又特意為我加了一床被子,晚上十一點多,她把我叫醒,不知啥時候做好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面湯,端到我面前催我吃下后,然后幫我掩好被子,才睡去。
再后來,我到了縣城工作,舅舅有了輛80嘉陵摩托,為了方便我下鄉(xiāng),三妗子就把原來的那輛自行車送給了我,并叮囑我,有啥缺東少西的,要我念語一聲,有時間的話要多回家吃飯.....
三妗子患病前,88高齡的姥姥一直是在舅舅家生活的,后來醫(yī)院檢查出三妗子已是肝癌晚期了,舅舅怕老人承受不了打擊,就偷偷的把姥姥送回老家頤養(yǎng)天年了(姥姥至今也不知道三妗子病逝的消息)。由于三妗子在老人面前照顧的體貼、周到,老家的人把她一直作為楷模傳頌的。
按照農(nóng)村風俗,逝后人的尸骨是要入祖墳的。三妗子下葬那天很冷,嗖嗖的北風吹得人直打寒顫。由于我負責整個喪事中的各項費用的收支和賬目,在靈車送她尸骨回老家時,我沒有能最后送三妗子最后一程,深感遺憾。后來,據(jù)跟隨靈車回去的二舅講,老家的人聽說三妗子病逝的消息后,那個不足百戶的小村子,拄著拐杖80多歲的老人與其他的老、中、青一百多人,在村南半里地靈車必經(jīng)之地迎風而站,早早的等候著為三妗子吊紙、送行。那源自心底泣不成聲的場面,就是再鐵石心腸的人,也會禁不住潸然淚下的。
好人不長壽,是老天不長眼。三妗子重返天國了,我只能默默地祝福她在天堂那里沒有牽掛,永享安樂。希望我們活著的人,加倍珍愛生命,珍愛親情,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
(五)尾 聲
經(jīng)歷,在歲月的年輪中漸次厚重;心境,在繁華與喧囂中逐漸平和。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是因為我真實地觸摸到了歲月,嘗盡傷痛,是因為我在成長。閱過滄桑,卻從容了心境;經(jīng)歷了甘苦,卻豐厚了底蘊;染上了世俗,卻淡看了浮華;經(jīng)歷了風霜,卻豐富了閱歷。
站在歲末的邊沿,細細將生活中的點滴再次回味:人生的有些風景,遠遠地欣賞,更顯風韻;有些人,只適合深藏;有些故事,只適合銘記。人生的落筆處原本就該色彩斑斕,生命里若沒有遺憾,就不會有那么多的刻骨銘心。打開記憶之門,偶爾翻起時那曾經(jīng)的時光,若不再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也不再是一串惆悵的嘆息,能微笑著憶起,便是無悔。生命中的那些暖,時光會記得。
作別已飄零的歲月,將成殤的無言化作一縷明媚的曙光,照亮漆黑的夜,溫暖這個有點冷的季節(jié)。別了,曾經(jīng)的夢,別了,逝去的年華。輕輕揮揮手之后,讓我在跌跌撞撞中,繼續(xù)人生的風雨兼程吧。
心靈札記:當斷斷續(xù)續(xù)的記述完自己2013年往事,新年的鐘聲早已敲響過多時,可我的心卻久久的不能平靜。我在想:若沒有了文字,我的生活將會是多么的孤單?我在文字中愛著我愛的人,品味著生活帶給我的美好。失落的時候,文字就會給我動力;傷感的時候,便在文字中療傷。文字中寫滿了我的悲喜,記錄著我的成長,陪伴著我的生活,裝點著我人生的詩行。
感恩今生能與文字結緣,讓我平淡日子有了色彩,那如水澄澈的感念,便是藏在一朵花間的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