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名
來源:作者:59461869時間:2014-03-19熱度:0次
筆 名
林 瓊
自初試創(chuàng)作至今,我在報刊、雜志發(fā)表文學作品約摸一百余篇。由于酷愛并一直堅持創(chuàng)作,有親友建議我使用一個既略顯高雅,又契合自身的“筆名”,以勾起讀者的神思遐想,激發(fā)閱讀興趣。提議雖好,但特立獨行的我樂于堅持用自己的姓名作為筆名。
父母為我取名時未經過多思量,那個年代將女孩子取名為“qin”字比較流行,就隨大流把我取了一個單字“瓊”,而且在他們的意識里,“瓊”字并非念“qiong”,而是一直沿用方言喚我為“林qin(琴)”?!傲謖in”這個名字陪伴了我7年,直到小學二年級轉入縣城就讀后,老師忽然改稱我為“林qiong”,同樣的名字,讀音不同,聽起來竟然感覺怪怪的,好像不是自己了一樣。少不更事的我便自作主張將作業(yè)本上的名字統(tǒng)統(tǒng)改為“林琴”,并驕傲地沿用至小學畢業(yè)。上初中后,建立學籍檔案要求學籍名必須與戶口信息一致,無奈只得“改”回原名。
讀書期間,懂事的我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未曾讓父母費心,但孩提時的一次意外差點奪去了我的性命,讓母親格外憂心。工作以后,倔強、較真的我沒少碰壁,母親一直認為命運與名字有著某種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篤定我所遭受的磨難與我的名字有關,幾次三番勸我更名,無奈接受新思想洗禮的我總是不從,她的“改名”心愿一直未能如愿。2007年,禍不單行的我又從鬼門關走了一遭,滿心憂慮的母親不顧家人反對專門找到取名大師尋求破解之法,“大師”把我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輸入到一個叫“姓名與人生”的電腦軟件中“精心”測算,竟然只測得64分?!按髱煛痹唬骸澳闩畠哼\道不好緣于名字不佳,及時更名方可消災解難”。愛女心卻的母親不惜花費128元向“大師”討到一個“吉名”。因不忍看到母親繼續(xù)為更名之事耿耿于懷,我堅持許久的“信念”也漸次動搖,但幾經打聽方知參加工作的人更改戶籍姓名程序比較復雜,更名后還涉及個人檔案、醫(yī)療保險、銀行賬戶等問題,更顯繁瑣,況且同事之間大都只呼姓氏,省略名字,親戚們則習慣于直喚小名,沒人稱呼的名字改動意義委實不大,加之在日復一日的糾結使用過程中,我不知不覺對自己的名字產生了一種不可名狀的深厚感情,也著實舍不得更改,思量再三,最終放棄了更名的念頭。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母親充分尊重我的意愿,并未強行要求我更名,但我知道,我的名字問題一直是藏于她內心深處的一塊心病。
為了“根治”母親的心病,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將真實姓名用作筆名。一方面,“世間萬物皆相生相克,既然真名‘不佳’,就用筆名與之相克以期平衡吧”!這其實是我對母親的善意謊言,但善良純樸的母親竟然信以為真,認為非常在理。當看到我發(fā)表的作品越來越多之后,她甚至堅信我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的天賦得益于這個名字。不管怎么說,不用更名就治好了母親的心病,對于我而言,著實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另一方面,我從小就喜歡森林的茂密碧綠,樂于享受置身于大自然中那種空靈純凈的感覺,心懷夢想、樂觀向上的我自知或許無法雕琢成為一塊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的“美玉”,但希冀通過刻苦鉆研和不懈努力,成為父母心中名副其實的“美玉”。我的名字里飽含著我的夢想,它簡單無華、通俗易懂,非常適合作我的筆名。
我沒有另起筆名,我的名字就是我的筆名,它與我的志趣無比契合,我越來越喜歡我的“筆名”。
作者姓名:林 瓊 工作單位:云南省曲靖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
郵 編:655000 聯(lián)系電話:13988908586、0874-3122382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