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哥看日出
來源:作者:呂華青時間:2014-05-14熱度:0次
東方還未現(xiàn)出黎明的跡象,沉睡中的吳哥窟,已被游人的腳步聲喚醒。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日出的人們,越過護城河的彩虹橋,紛紛通過外圍城樓的三個大門,進入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院內(nèi)。
我們的導游,是當?shù)氐囊晃蝗A裔中年男人,他高舉著手中的電筒,上下比劃,招呼我們跟隨他,從城樓右邊的側(cè)門進去。
穿過黑暗的城樓回廊,遠遠地看見吳哥窟祭壇頂部矗立著的五個寶塔的輪廓,象墨色的剪紙作品掛在天邊。我熟悉那圖案造型,它是柬埔寨國家的標志,在柬埔寨的國旗和錢幣上都能見到。
吳哥窟的院內(nèi),鋪設(shè)著大片的草坪,中間筆直的彩虹橋,通向祭壇的前方。此刻,院內(nèi)已經(jīng)聚集了很多游客,大部分人還在沿著彩虹橋繼續(xù)向前走。導游引導我們停留在外圍城樓的墻邊,他讓大家排成一行,先后拾級登上大約一人高的墻腰,坐在沿墻伸展的窄窄的平臺上。他信心滿滿地告訴我們,憑他的觀察與經(jīng)驗,在吳哥窟能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就是這里。他說,當太陽露頭后,再趕往窟前的湖水邊,則能欣賞到日出的另一番景象。
天邊露出了淡淡的光亮,游人忙著尋找觀賞日出的最佳位置,也有人在另尋其樂。一位身材高挑的年輕女子,身著休閑運動裝,貼耳的金發(fā),梳理得短而薄,顯得精干利落。她肩上挎著兩個笨重的相機,邊走邊向四處觀察著什么,還不時地端起相機,對著目標專注地取景對焦,像是個職業(yè)的攝影人。她見我們一排人聚集在高高的城樓墻腰上,人人手捧相機,形態(tài)各異的坐著,便選擇幾個角度,把鏡頭對準了我們。也許,在她的視角里,這個場面是吳哥日出的另一道風景。
東邊的天際終于露出了淡淡的紅暈,不知何時出現(xiàn)的兩道白色浮云,象兩條絲帶漂浮在空中。隨著光亮的漸漸增強,那紅暈的范圍越來越大,色彩也顯得越發(fā)絢麗動人。不知不覺中,古窟左邊的一片叢林后面,紅彤彤的色彩由下向上折射開來。不一會兒,在色彩最濃烈的那個點心,一個圓圓的火球緩緩地探出了頭……。
人群中傳來輕輕的歡呼與驚嘆聲,大家都在努力抓住瞬間的機會,留住此刻的欣喜,相機快門“咔嚓”、“咔嚓”的響聲連成一片。
太陽升起的速度似乎很快,仿佛還未來得及定睛細看,圓圓的火球就躍出了遠處的那片叢林。導游招呼大家轉(zhuǎn)移地點,去湖邊觀看日出的倒影。我們沿著彩虹橋快步向前走,不足三百米的距離,便來到吳哥窟前的湖邊。湖邊早已擠滿了人,高高低低的三腳架頂著相機圍著湖邊的一側(cè)。好在這里的地形是個斜坡,站上幾排人觀賞,湖中的景象也不會被遮擋。
雨季還未到來,湖水淺淺的,但湖水的面積足以盛下吳哥窟祭壇與寶塔的全部景象。在人們的期盼中,太陽在水中出現(xiàn)了,那是一個明晃晃的紅球,轉(zhuǎn)眼間紅球的周圍散發(fā)出一圈圈光暈,并漸漸變亮,不一會兒又放射出幾束耀眼的光芒……在這里,朝陽鮮艷的色彩與古窟沉穩(wěn)的黯然結(jié)合在一起,輝映在同一片水面上,展示著自然完美的協(xié)調(diào)與融合,令人贊嘆。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