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狀元趙秉忠與水清溝村
來源:作者:于向陽時間:2014-06-17熱度:0次
在水清溝村居住著許多趙姓朋友,向他們問祖溯源,他們都自稱是明代青州狀元趙秉忠的后代,談及原因,都能講敘如下故事:“明朝萬歷年間,山東益都鄭母莊出了一個叫趙秉忠的人士,他在京城做官,官至禮部尚書。一次他返家修建家宅花園,沒想遭朝庭內(nèi)奸臣暗算,向皇帝讒言誣陷趙秉忠欲造反:“南京到北京,都是趙家兵,推倒萬歷主,扶起趙秉忠?!被实塾谑窍轮紓髭w秉忠返京,他又遲歸,最后朝庭差人將其殺死。他生有兩個兒子,一起隱名改姓逃到嶗山。兩年后,一個兒子去了萊陽,另一個兒子來到了一處山青水秀、風光優(yōu)美的地方落了戶,這個地方便是現(xiàn)在的水清溝村。其人名曰趙尚禮,從此他在這兒扎根安家繁衍后代,他一生共生養(yǎng)8個兒子,至今在水清溝村已繁衍22代子孫”。
我曾經(jīng)去過青州博物館,得到了一份狀元卷復制件,全卷字全用小楷書寫,無一涂改,一氣呵成,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深厚的文字功底。
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中國科舉考試制度現(xiàn)存的惟一一份狀元卷,于1983年在山東青州市被發(fā)現(xiàn)。這份試卷出自明代青州狀元趙秉忠,他的后代保存這份狀元卷400多年。
這份狀元卷是宣紙,長3.3米,寬38厘米。正文之前有萬歷皇帝的頂天朱批6個大字:“第一甲第一名”。全卷2460個字,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約長70厘米,是填寫考生姓名、機關(guān)、年齡等,上溯三代的基本情況;中間部分2 米多長是正卷,用八股文小楷書寫。最后面的一部分約長55厘米,列有9位讀卷官的職務、姓名。9位讀卷官中有3位是吏部、戶部、刑部尚書。
這張狀元卷是趙秉忠1598年,在殿試中所答萬歷皇帝出的題目《問帝王之政與帝王之心》的試卷,卷中,他論述了帝王與百姓、政策與法治、法制與德制的關(guān)系。建議皇帝依法治理國家,以德材衡量用人,二者并舉才能達到目的。他還提出了“天民”的觀點,將皇帝君主與平民百姓置于上天面前的平等地位,論述法制、德制以及廉政對于安撫民心、穩(wěn)定社會、治國安邦的重大作用,是一篇難得的治國安邦的好文章。此卷使他從292名貢士中脫穎而出 ,被九位閱卷官和皇帝選中成為了明代第47位狀元。
中國科舉制度自隋朝創(chuàng)立至清代末年結(jié)束,歷經(jīng)1300多年,曾產(chǎn)生出700多名狀元,但保留至今的狀元卷只有這一份。
水清溝村除了趙秉忠的后代外,還有魏、鄭兩姓大戶人家。在原村中央的地方,三姓都設有祠堂,每逢春節(jié)之時,三姓都在各自祠堂內(nèi)掛起宗譜祭奠先祖。
解放前他們?yōu)榱说钟馕辏餐刚埩藣u城武術(shù)名家吳風亭在村內(nèi)祠堂前教練村民習武,以備護村護民,一時村民習武練拳十分活耀。鄭方庭、魏學連二人是村內(nèi)的武術(shù)高手,其中鄭方庭還曾在本市與武林高手打過擂臺。
在日占時期,村里就建有一所小學,當時從外面來了一教書先生叫向明,學生都喊他鞠老師,他經(jīng)常向?qū)W生灌輸一些抗日反日言論。
青島解放前夕,國民黨為了掩護部隊從海上乘船逃往臺灣,他們命一部分國民黨軍隊在孤山山頂及北嶺山頭架起槍炮試圖阻擊解放軍撒退時間。在北嶺山上的國民黨軍隊曾將炮彈誤發(fā)射,落在了離村南一趙姓住宅不遠的地里。這宅子的主人趙姓老人說,當時他剛在地里鋤完了莊稼想坐下抽一袋煙,發(fā)現(xiàn)火柴沒了,他這才扛起鋤頭離開往家走,可走出莊稼地不遠,炮彈就響了,他僥幸躲過了炸彈,以后他每每想起還后怕。國民黨部隊上了船后立即匆匆起錨離港,根本不顧及還在山頂上設防阻擊解放軍的國民黨兵,解放軍進來后,這些國民黨兵自然便成了我軍的俘虜。
50年代初,水清溝村除了與路對面的青紡機械廠、國棉四廠幾家工廠以及不多的一點散戶為鄰外,四周都是荒山野嶺和莊稼地。解放前夕村內(nèi)計有三百余戶、一千多口人,土地二千余畝,全村所擁有的土地東至小水清溝村,西至孤山村,南至大山村,北至鹽灘村、沙嶺莊,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平均人均土地約二畝。雖也種小麥、玉米農(nóng)作物,因地瓜產(chǎn)量高,所以以種植地瓜為主,也以地瓜為主食。
水清溝村顧名思義,它是一個有山有水,樹木蔥籠,清水潺潺,魚兒嬉戲的風光旖旎的所在地。一條發(fā)源于大山、北嶺山間的小河蜿蜒流經(jīng)水清溝村內(nèi),然后再越過北大河匯入大海。直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筆者仍見村內(nèi)的小河旁楊柳青青,清清的河水嘩嘩地流淌,樹上的鳥兒啾鳴,水中的魚兒嬉戲,自然景象令人賞心悅目。然而這樣美麗的風光景色隨著城市化進程,大量外來人口涌入租住村宅,今日已不復存在了!
現(xiàn)在的水清溝已經(jīng)建起一小區(qū),二小區(qū),三小區(qū),還有清水灣花園,清水苑花園,萍鄉(xiāng)路上的水鄉(xiāng)苑,還有個叫金裕花園在水鄉(xiāng)苑對面,四流南路上還有個金華苑
還有在水清溝的四流南路第一小學、開平路小學、青島第十七中學:青島機電技術(shù)學校綜合商場:金萬達超市、海信北嶺超市,青紡醫(yī)院:紡機燒傷醫(yī)院,青島中心醫(yī)院,郵局:青島市郵政局水清溝支局,銀行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四流南路旁邊還有一家大菜店,我的一個同學李月平在那里工作了30多年,擔任經(jīng)理,直到退休。還有一個姓范的女同學在那里擔任會計,在那副食品計劃供應的年代,認識她們也是我的口福,可以不用票就可以買出計劃供應的肉和雞蛋。至今難忘!
現(xiàn)在那里已經(jīng)由四方區(qū)又合并到市北區(qū),大沙路的建材市場,長寧路的啤酒街已經(jīng)成為市北區(qū)的又一道風景。50年代成立的輕工機械廠,紅旗印刷廠,青島玻璃廠,鍋爐廠,造紙廠等都已經(jīng)停產(chǎn),取代這些企業(yè)的是一片片現(xiàn)代化的居住小區(qū)。
轉(zhuǎn)眼間,從明朝狀元趙秉忠的兒子在這里定居建村的傳說已經(jīng)過去了幾百年,水清溝的村莊已經(jīng)找不到原來的痕跡,已經(jīng)是青島市市北區(qū)的商業(yè)、文化、醫(yī)療、居住中心區(qū)。今天,在市北區(qū)政府的領導下,水清溝在發(fā)展,水清溝在前進。我們期待水清溝的明天更美好!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