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的小康標準衡量,嚴格說我們家已過上了小康生活。吃喝早已不愁,而且質量比前大有提高,兒時夢想的肉餃子已經吃厭嫌了。家里用度一應俱全,電視是29寸,比二十年前大了一倍,效果更是今非昔比;電飯煲、電餅鐺、洗衣機、冰箱、燃氣灶、太陽能等等,做飯、洗衣、洗浴都很方便,再也不用拉風箱燒鍋,身上再也沒有因久不洗澡生成的虱子;空調、暖氣都有,夏天不怕熱,冬天不怕冷,手腳再也不生凍瘡。當年對共產主義“電燈電話樓上樓下”的夢想早已全部實現,燈已不只是傳統的燈泡,簡直就是材料造型各異的藝術品,走進燈飾城不開電源就讓人眼花繚亂了;家里不但裝著座機,還都配上了手機,起先覺得沒有必要人人都配,后來竟不知不覺都配上了;住的當然是樓房,但這并不是城里人引以為豪的資本,相反富人都去住低矮的小別墅了。
美中不足的是,我的舅姨叔弟表妹先后都買了小臥車,連農村的小舅子去年也買了一輛二手車,我們家至今還沒有。我打小就非常羨慕小臥車,之所以把小車叫小臥車,是因為那高檔漂亮柔軟的座位能靠能臥,對普通人來說簡直就是奢侈品的緣故。時代在不停地進步著,交通工具也不例外。上世紀六十年代我父母結婚時,置辦了一輛飛鴿牌自行車,在當時的農村就算是相當風光了;九十年代我結婚時,摩托車倒是能買得起,只因在縣城里做著坐辦公室的工作,覺得買了無大用便沒有買;近幾年私家車越來越多,眼看著西安和平門外單位院子里的車都停不下了,卻一直沒有采取行動。不行動不是我買不起,而是對車興趣不大,當然也覺得用處不大。咱就是個小市民,公交出租到處都有,出差又有公車,再遠點有火車或飛機,又不是老板要天南地北地去談生意,就是弄一個回來也不過是個擺設,徒增了汽油費、停車費、保養(yǎng)費、審驗費等開支,還要花費不少精力,甚至變成“車奴”。周末開車帶家人去終南山爬山倒是能方便些,而西安人性化地開通的環(huán)山旅游線路不就是個方便么?有時為了方便,其實同時也弄下了麻煩?;谝陨险J識,小車在我們家雖多次被提上嘴,甚至被列為“十一五”家庭奮斗目標后備指標,卻始終只是說說而已。
近年來我總覺得日子過得快,不知不覺一年就到頭了。也就在這不知不覺中,父母頭發(fā)花白了,我忽然靈醒過來——他們已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呀。平日感覺不到,一到過年走親訪友,就立即顯出沒有私家車的不方便來。有車的想什么時候去就去了,說去那兒就去那兒了??晌业母改富乩霞乙琅f要起大早乘公共汽車,若有個急事能搭親戚順車倒好,不能搭了就只能顛兒顛兒地往車站趕,知道火車便宜后,又盡量去趕火車了。我的心幾年前已開始不安,現在終于顫抖了。每看到別人開著小臥車帶著父母進進出出,我的內疚就越發(fā)嚴重——母親當年騎著自行車帶我們兄妹走親串友上街逛縣的情景經常閃現在腦?!业脠蟠鸶改敢孕∨P車,而且得趕緊了,畢竟他們已經是古稀之人。母親早就不騎自行車了,為安全起見幾年前也剝奪了父親騎自行車的權利。
可現在真正將買車提上議事日程的時候,卻發(fā)現更重要的事占了先,且大量資金已被占用。這占了先的,便是單位要集資蓋高層——這是我早就期待著的一天。我現在住的是六層樓的頂層,夏熱冬冷,也嫌高父母不愿來,而我們都工作著,兒子也剛出了初中,要城南城東地天天跑去他們那里又太麻煩,就盼著有了有電梯的住宅后,接他們一起來生活的。我是覺得,老人健健康康的時候,可以獨享清靜,力不從心后必須與力能從心的子女生活在一起,這樣才能讓子女安心,讓政府放心。再說了,父母把我們拉扯大,我們有義務把他們拉扯去。我要求父母搬到我們這里來的最后“通牒”正是七十歲,現在父親七十過三,母親七十差二,勉強還算未食言。這被占用的資金,我知道一時半會是收不回來的。娃他姨借走了3萬,娃他舅借走了2萬,表弟借走了2萬,同學借走了1.5萬,買基金套進去2.5萬……除去這些,經過我和妻子一年狠攢,房款首付已經夠了,隨后的掙點再借點也不成問題,可這樣以來那里還有余錢買車呢?
自計劃買車后,妻子興趣被調動起來就再也壓不住,知道暫時買不成車還要學駕照,到處打聽駕校。我心說也好,學會了先租車開也行。我知道,從全家人的收入狀況看,三五年內除了集資建房,大約是可以弄一部十萬元左右小臥車的,不夠了五萬元的也行啊。不管是租車還是買車,說什么明年春節(jié)也要讓父母坐在自家人開的小臥車里風風光光回老家。那里有養(yǎng)育了他們的祖先的墳地,有牽腸掛肚的兄妹朋友,有魂牽夢繞的鄉(xiāng)情。
要我說對生活還有什么愿望的話,也就差這一部小臥車了。
注:本文于今年6月在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舉辦的“我的小康夢想。百姓心聲”網上互動活動中獲優(yōu)秀獎。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