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楊柳枝
來源:作者:羅德斌時間:2015-01-08熱度:0次
我家住在隨州市解放路富貴小區(qū),小區(qū)旁邊是隨州古護城河,沿護城河約走五分鐘可到神農(nóng)公園。護城河兩邊有美麗的楊柳樹走廊,是我生活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我的家鄉(xiāng)稱楊柳樹為楊樹,樹枝為柳枝,樹葉為柳葉。
人們常說,“七九八九楊樹擺柳”,指的是楊樹經(jīng)過寒冬之后,在春風的吹佛下柳枝開始由褐色轉(zhuǎn)黃,逐步透出青色來,緊接著柳枝上的葉胚蘇醒了、蠕動了,撐破包衣,冒出嫩芽。嫩芽像緊握的小拳頭慢慢伸展,毛茸茸的,微白,感覺用手一掐就會流出青亮的汁水來。嫩芽漸漸長大,美麗漂亮的成色不斷提檔升級,常常引人駐足觀賞。淘氣的孩子會爬上楊樹摘下柳枝,做成花環(huán)戴在頭上,高興地在公園里嬉戲、追逐、打鬧。有的將柳枝輕輕摘下,把粗的一頭樹皮剝開,再用衣角套牢纏緊用力向下一捋,樹皮和幼葉立即卷縮成綠色小球,提在手里玩。制作這個“玩具”有點小技巧,當手快捋到枝尖時,要注意省著勁,勁使過了樹皮和幼葉會從枝條上全部捋掉,只剩細細的白色枝條,美的價值就消失了。勁使小了卷縮的小球不能恰好到達枝尖,綠色的小球下帶著尾巴,觀賞效果銳減。柳葉一天天長大,柳枝一天天變綠,很多枝條像掛在人行道上方,有的甚至低過行人的頭,像珍珠門簾一樣。每遇此景,有人用手輕輕撥開柳枝,過后再輕輕收手讓其合攏復原,有人低頭彎腰走過,有人干脆繞過而走,仿佛擔心弄臟、弄疼、弄傷她們,小心翼翼地怕驚醒、驚動、驚擾她們春天的夢??上н@樣的畫面現(xiàn)在很少見,因為園林工作人員每年都要修剪那些擾民的柳枝。
欣賞此美景會讓你油然想起“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詩句來,不知是柳枝陶醉了春風,還是春風陶醉了柳枝。
夏天,楊樹濃蔭匝地。遠看護城河兩邊的楊樹樹冠疏密相間,枝葉身貼身擠著形成兩條并行的、對稱的綠色掛毯,隨河堤延伸、拉長,似乎直通綠色之源,河水也被染成綠色。近觀柳枝,有的疏、有的密,有的曲、有的直,有的長、有的短,長的有三四米,甚至更長。長的多在靠河的那邊,因護城河深有兩米,為柳枝提供了更多發(fā)展空間。每當輕風吹過,柳枝隨風輕佛、輕揚、輕飄,像聯(lián)歡晚會上布置的拉花、彩紙一樣美麗,枝條自然地組合在一起,美似少女的擺裙。即使偶爾風大,枝條群也只是慢慢地飛、柔柔地揚、輕輕地飄,宛若孔雀舞中的舞蹈家撩起的裙擺一樣靚眼??粗@些,腦海里忽然閃現(xiàn)一個畫面,在家鄉(xiāng)村莊旁的堰塘邊有一棵斜長著的楊樹,豐水季節(jié),柳枝會直插水面,像榕樹的枝一樣又鉆進土里,柳枝在水中微動,頓生波波漣漪。記得在白云湖堤散步時,那里也有一排楊樹,樹齡比神農(nóng)公園的、護城河旁的要大,有幾棵樹的枝條抵近湖面,釣魚者索性將枝條收攏后挽起一個大大的結(jié)懸在空中。每每看到這些,常常感到心頭發(fā)酸,為楊樹不平、抱怨,但我卻沒有勇氣幫她們解開,讓她們恢復自然。
以前學過一首詩有兩句是這樣寫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正是描寫楊柳樹的,當你沉浸在柳枝的碧綠中時,不知是被“碧玉妝成”的楊樹所陶醉,還是柳枝被人們欣賞的目光所陶醉。
楊柳枝除讓人贊美之外,還有秋翎對她格外青睞。秋翎是家鄉(xiāng)人對一種昆蟲的俗稱,不知是不是這個“翎”字,學名叫“蟬”。當秋天來臨,她們會攀附在護城河邊的楊樹上高歌,那歌聲在秋老虎的天氣里顯得格外洪亮。聽著秋翎的歌唱,讓我想起初夏之時,家鄉(xiāng)有一種夏蟬,體型比秋翎小,歌聲比秋翎的清脆、悅耳、甜美。夏蟬是少年時期的秋蟬,所以體型小,歌聲嫩。小時候,常跟灣子里的小伙伴一起捕秋翎,捕秋翎的方法是把竹桿劈成四片,或更多片,將篾片做成一個小圓圈,中間橫一短篾片,綁在長竹桿上,然后跑到屋檐下、院墻頭、柴垛旁尋找大蜘蛛網(wǎng),將蜘蛛網(wǎng)纏繞在圓圈上,分布得越均勻越好,越密越好。準備好后站在樹下,慢慢舉起竹桿,悄悄將小圓圈靠近秋翎,利用蜘蛛網(wǎng)的粘性捕秋翎。捕秋翎成功率很低,得有耐性,因為長長的竹桿很容易驚飛秋翎。如果粘住了,秋翎薄如亮紗的羽翼就損壞了,羽翼損壞了就再也飛不成了。凡被粘住的秋翎,最后全部會死掉?,F(xiàn)在回想起來還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后悔、慚愧。因為我們的無知、幼稚而傷害了昆蟲界的音樂家、歌唱家,大有負罪之感。
現(xiàn)在想來,護城河邊的秋翎不知是陶醉在楊柳的秋色里,還是楊柳陶醉在秋翎繞梁的歌聲里。
秋翎的演唱結(jié)束了,初冬到了,柳葉開始掉落了。我雖常從楊柳樹邊走,常觀柳煙美,常賞柳枝舞,但真正仔細觀察、審視柳葉的時間卻很少。細看樹上的柳葉從枝條粗的一頭每間隔三公分左右相對交錯疊加排列,枝條梢部間距略密,最后的幾片柳葉均超出枝頭,所以不到近處只見柳葉不見枝條。我有意收集了一些楊柳落葉,短的夾在《文峰塔》雜志里,長的夾在《中國土地》雜志里,與銀杏葉共存。在我收集的楊樹落葉中,長的有30公分,短的僅3公分,且寬度隨長度同比遞減,葉蒂有一短柄,柄到葉的中間變成一條主莖,主莖兩側(cè)有弧形的脈絡(luò)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如果手拈葉柄舉著向上看,有的柳葉像彎月大刀、有的如武當君子劍、有的似插靴匕首;如果手拈葉柄向下看,恰似書法家用毛筆寫出的大號正楷“人”字左邊一撇;如果手拈葉柄橫著看,可與漂亮女士的娥眉相媲美。柳葉除了形象優(yōu)美外,她的顏色也足以令人贊嘆。楊柳落葉的時間與銀杏葉差不多,但她落葉的時間跨度長,如果天氣適合柳葉可從上年11月至次年元月上旬持續(xù)掉落。柳葉不是黃透、黃枯、黃焦后再落,而是落后還以綠色為主,只是微黃、淡黃、顯黃,讓人感覺是綠中融著黃、透著黃、滲著黃,寓意著柳葉永遠尊重綠色生命,永遠留念自然,永遠不忘把綠色種進土地。
楊樹的落葉之美,不知是大地陶醉在柳葉的回歸里,還是柳葉陶醉在大地母親溫暖的懷抱里。
有人說,“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如果把人的一世劃分為青少年、中年、成年和老年4個階段,真像人生的“春、夏、秋、冬”,只是人生除了具有自然之美以外,更具心靈的、價值的、理想的精神之美。
作者單位:湖北隨州曾都區(qū)國土資源局
姓名:羅德斌
2015年元月于隨州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