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思
來源:作者:孫楊時間:2015-01-11熱度:0次
中秋夜,月團圓。
坐在江邊的石凳上,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中,我不禁在想:北方的天空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的,是否也如我此刻看到的這般澄澈;遠方的親人此刻在做什么,是否也在和我一樣望著同一輪明月;他們此刻在想什么,是否也和我一樣有著無盡的想念。想念卻不能相見,這恐怕是世界上最無奈的事情了吧。
不知不覺,離開家已經(jīng)六年了。六年,似乎并不算是漫長,但也著實不短了。我原本是個十分念家的人,然而在外這么久,我才知道,原來我可以如此堅強。前行的腳步匆匆,踏上征途的一瞬間,我便知道,從此故鄉(xiāng)沒有春夏秋,我能看到的只有她冬季的漫天飛雪,寒冷肅殺。無論我走的多快多遠,身后總有一個聲音在召喚,召喚我回頭望一眼,那里有我最惦念的親人,那是家,是我長大的地方。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腦海里浮現(xiàn)父母的面容,已經(jīng)是布滿皺紋的,滄桑的;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竟忘記了父母年輕的樣子;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父親的白發(fā)在兩鬢生出了一根、兩根、三根……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母親的皺紋在面頰上刻上了一道、兩道、三道……也不知在什么時候,我們就如此長大了,而他們便就這樣老了。
時間啊,請慢點走。請等一等,再等一等。請讓父母老的慢一點,再慢一點。請讓親人留在身邊的時間多一點,再多一點。
對于父母,我心里是有著許多愧疚的。他們一生辛苦,終于兒女長大成人,卻又不能陪在身邊。雖然電話時時會有,然而這一根細細的電話線,又如何能傳達無盡的思念與牽掛。我不喜歡思念,那感覺就像是一根刺扎在心里,很疼。
曾經(jīng)我問過老公:“假如我當初堅持留在北方,現(xiàn)在又會是怎樣的呢?!彼卮鹞艺f:“這個假設很無聊,沒有任何意義。我們與其假設過去,不如假設未來。過去無法改變,未來卻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所以我們換個‘假如’,假如我們現(xiàn)在開始努力奮斗,那么我們就可以早點將父母接來一家團聚了?!睕]錯,假設未來,而不是過去。
相信在不久后的某個中秋月圓夜,我們不再需要望著天空寄托情愫,而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飲酒、賞月、談笑。不再有思念的疼,牽掛的痛和想念卻不相見的無奈。
其實生活在哪里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人。無論是曾經(jīng)的北方或者是現(xiàn)在的南方,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編輯:作家網(wǎng))